大規模反對嚴峻的封控抗議運動一年後,參與者們產生了新的力量和責任感
王亞秋
在2022年11月下旬,儘管中國政府竭盡全力地運用各種手段和工具,以維持其對網路空間不同聲音的嚴密審查和控制,但在中國的網路上,悲痛和憤怒的情緒卻依然如濃霧般彌漫。這一切悲劇性的情緒波動,源於新疆西部地區首府烏魯木齊的一場嚴重火災。事發之時,由於中國政府當前實施的嚴格清零政策和封控措施極大地限制了受害人逃生和救災人員救援的可能性。最終導致至少有十條寶貴的生命被無情奪去。
在隨後的幾天裡,全中國的街頭瞬間燃起了抗議的熱潮。成千上萬的人們(其中絕大多數是年輕人)聚集街頭,以最直接的方式表達了他們對政府不人道防疫措施的強烈反對,並譴責中國共產黨(中共)的鐵腕和專制統治。這場被譽為「白紙抗議」的運動,得名於抗議者們舉起空白紙張以公然嘲諷和抵制政府的審查制度,不僅在中國國內引起了巨大的反響,而且得到了海外華人群體的廣泛支持,甚至,從巴黎到雪梨幾個主要大城市,也有成千上萬的華人舉行集會,聲援中國國內的抗議者。
而今,距離這場撼動全球的大規模示威運動轉眼已然一年,這也是自1989年天安門廣場民主運動以來,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抗議。然而,由於政府的嚴格審查制度和無所不在的監控手段,中國國內對此運動的公開紀念幾乎變得不可能。在網路上,關於這波抗議的任何詞彙、名稱和資訊都持續遭到封鎖和禁止,而抗議行動當時的現場,如今已也已被警察嚴密封鎖。那些在2022年參加過示威的人們,至今仍然面臨著警方的各種騷擾。
然而,就像最初這場抗議一樣,紀念活動已經在全球範圍內蔓延開來。在我參加的位於華盛頓特區一場規模龐大集會上,一位戴著面具以保護其身份的中國男子自稱是中共清零政策的「倖存者」,強烈地表示他有「特權和責任」為在中國國內被審查的人民發聲;在倫敦的一次紀念集會中,中國活動人士馬有為告訴自由亞洲電台:「作為一個生活在中國的中國人,感到無力是很常見的。我想擺脫那種感覺。怎麽做?你通過行動來做。」
對於眾多中國人來說,近期的抗議風潮給他們帶來最深刻的啟示是,他們看到了同胞們對於現行政權的不滿情緒遠超過了他們之前的理解和認知。總部在美國的國際人權組織自由之家的一項研究記錄揭示,僅在2022年11月的最後一週,中國就有至少72場抗議活動在全國17個不同的省份和地區同時或接連爆發。「我無法想像今天會有這麽多人來」,一位在上海的抗議者在熱門的中文Podcast《不明白播客》受訪時說道。
許多海外的中國抗議者中也分享了類似的情緒。在美國,一名組織了校園抗議的學生告訴我他的驚訝之情:「我原本以為只有我認識的人會參加,但卻有大約300位抗議者出現!」 在紐約中國領事館前參加抗議的一名電腦工程師也有類似的體驗,他說道:「我在人群中發現了我的同事。我和他一起工作這麽多年,一直不知道他和我一樣厭惡中國共產黨!」
當這些異議者們理解了「我並不孤單」,這種信念就能賦予他們巨大的力量。從那一刻起,他們就開始鼓起勇氣、向他們的同學和同事談論中國的政治狀況、組織實體的集會,並藉由網路上的平台分享各種消息和想法;在網路世界,那些出於抗議活動而誕生的匿名社群媒體帳號也持續得到人們的關注,成為了新聞報導和各種時事討論的焦點。在過去的一年中,我有幸參加了與許多來自中國的維權人士、學生以及各行各業人們的私人聚會。在這些聚會中,我們共同探討了關於人權和民主的諸多想法。
白紙抗議的另一顯著特點是女性參與者的大量現身。這些女性參與者中的許多人在中國的婦女權益運動中累積了組織經驗。儘管這一運動面臨著政府不斷的嚴厲壓迫,但它仍然在蓬勃發展,持續吸引著更多的人投入其行列。與早年中國民運人士的關注重點不同,今日位於抗爭前線的中國年輕人不僅對中共的專制統治表示關注,他們還深深關心中國的父權社會以及對LGBT+群體根深蒂固的歧視。他們的視線不僅關注漢族人的人權,也擴展到了維吾爾和藏族人。
許多中國年輕人已意識到,他們可能在某種具體的文化或社會環境中是被壓迫者,而在另一種環境中又身為壓迫者;他們亦逐漸認識到,要創造一個真正的民主中國,一個不僅限於保護主流、特權群體的政治自由,同時能尊重和保護那些被邊緣化、被剝奪財產的人們的尊嚴和權利的社會,這可能需要好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和堅持。而這種對於權威壓迫所具複雜性的深刻理解和認識,是史無前例的。
此外,我也觀察到,有越來越多年輕的中國倡議者開始關注世界其它國家的人權議題。在美國,這些年輕的中國倡議者參與了支持巴勒斯坦跟黑人權利的集會,也參加了支持伊朗婦女和自由的示威行動。在過去的幾週裡,一些匿名活動組織,如「公民日報」,在其Instagram帳號上發佈了消息,呼籲公眾關注加薩走廊的情況。這個趨勢表明,今日的中國年輕倡議者越來越常將自己視為全球當前爭取自由和人權運動的一部分,他們相信與其它受壓迫的人民站在一起,團結一致,在道德上有其必要性。這種國際視角也是前所未有的。
隨著美中政府在地緣政治的舞台上相互競爭,我們不應忽視中國人民試圖表達對自由熱切渴望的聲音,並且盡自己所能地支持他們的這份意念。
王亞秋是自由之家中國、香港和台灣議題的研究主任。